一、理论依据:
1.理本内治
中医治病,不外乎内治与外治两法,均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。内治可疗内外诸疾,外治同样可疗内外诸疾,只是给药途径不同。外者外治,药物直达病所,尤为捷着,其理自明。而外治用于内病者,道理同于内治,所异者法耳。内治,服药须先人胃,经过消化道分别清浊后,再输送到全身,药物之糟粕不能人于经脉,能人者乃是药物的气味。贴敷之药,切近皮肤,彻于肉理,同样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到经脉、摄于体内,融化于津液之中,具有内外一贯之妙,正如《理渝骈文》所说的“切于皮肤,彻于肉理,摄于吸气,融于津液”。随其用药,能祛邪、拔毒气之外出,抑邪气以内消;能扶正、通营卫、调升降、理阴阳、安五脏,挫折五郁之气,而资化源。内治可以治外,非外治不能治内。内治与外治方式不同,但其治病原则一样,实殊途同归。
2.用本经络
贴敷用药与针灸疗法一样,亦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。经络内属脏腑,外络肢节,沟通表里,运行气血,是一切疾病的反应部位。病从外入、由表达里,既有外治以应之,故先取其外。病从内生,形诸于外,由里达表,亦可以外治,非外治者不能治内。无论病从外入,抑或病从内生,都离不开经络之地面------十二皮部,而穴位又循序分布于十四经脉之上,药切皮肤穴位之上,药气透到经脉,摄于体内而达病所,故貼敷用药,实本于针灸经络穴位治病之理,法虽异而其理则同。同时,又因药物剌激穴位,而收到药效、穴效的双重效应。
3.药同内治
《理瀹骈文》云外治之理,即内治之理,外治之药,亦即内治之药,所异者法耳。”说明凡是临床上内治有效的汤剂、丸剂,一般都可以熬膏或用末调敷,并不限于成方,应根据临床实际定夺方药,原方可用则用,不可用则选他方,或制定新方使用。
临证治病,无论采用何种方法,均是以“愈疾”为目的。历代医家大量临床实践证明,用贴敷疗法治疗内外诸疾,颇具效验。只要用之得法,其效立应。从本书所列经验,亦足以佐证。同时,又可补内治之不足,可克服服药怕苦,或格拒不纳,以及治不及时、辨证失误之弊,此也实为外治法之一大优点。
二、作用原理:
穴位贴敷治疗内外诸疾的理论依据是“调节经脉、平衡阴阳”。因为十二经脉,内属于脏腑,外络于肢节。同时,又能行气血、营阴阳、濡筋骨、利关节、温腠理,因此,调经脉之虚实,可以治百病。贴敷治病,是通过不同的药物之气味,直接作用于病所(外者外治),或由经脉入脏腑,直到病所(内者外治)。
作用原理归之有三:
1.扶正祛邪病从外入,六淫致病则邪入机体,正邪交争,正盛邪退、正虚邪进,甚则伤正,故邪盛时须祛邪。病从内生,七情致病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耗伤正气。正虚之时,必须扶正,以发挥机体的调节作用,抗邪外出,邪去正安、正复邪却,贴敷疗法就有此作用。
2.平衡阴阳经云谨察阴阳所在以调之,以平为期。”疾病发生的过程即是阴阳失调的过程。健康人阴阳平衡,互相维系。故经云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。阴阳一旦失去平衡,则会出现阴阳偏盛偏衰,阴盛则阳病,阳盛则阴病。因此,治疗疾病,就是协调阴阳,使之平衡。
3.升降复常升降是人体脏腑气血运动的一种形式,如肝升肺降,水升火降,脾升胃降。一旦升降失常则产生病变,主要表现有三:一是升降不及;二是升降太过;三是升降逆乱。贴敷之药可使升降复常。
贴敷治病之所以能收到上述三大治疗作用,主要依赖于药物剌激穴位产生的局部刺激作用和经络的调节作用,即穴效和药效双重效应的结果。
三、功用:
穴位贴敷疗法可收到与内治同样的治疗效果。“医门八法”,除吐法外,大致可备。
例如:
1. 汗法即开泄腠理,使邪随汗解。汗法还可通畅气机,调和营卫,临床上常用于解表、透疹、祛湿、消肿。如“实表裔”用来治疗外感风邪,表虚自汗。
2.
2.清法“热者寒之”,使用范围广泛。临床常用于清热、凉血、解毒、除湿。如淸热化痰裔,贴在肺俞穴,具有健脾、清热、化痰之功。
3.下法又称泻下法,即通便、下积、泻实、逐水等诸法。下法,又有寒下、温下、润下、逐水之别。临床当审轻重缓急,虚实先后,方能用药准确。如“十臌取水裔”貼敷肚脐(神阙穴)可利水消胀。
4.消法即用消导或消散之法以逐积聚之邪,临床常用于化食、磨积、豁痰、利水等方面。用消法,应分淸病之部位和虚实。如“阿魏裔”消食化积、理气消痞。
5.补法“虚者补之”,治应分清阴、阳、气、血之偏虚,如“十全大补裔”贴敷气海穴,以大补气血、功效颇著,适用于内外诸虚证。
6.温法“寒者温之”。即通过扶助人体阳气以祛寒、回阳,消除里寒证。如“平喘饼”贴敷肺俞穴,有温化痰饮,利气平喘之功。
7.和法包括和解表里、调和肝脾、调和胆胃、调和脾胃等法。如“越鞠加味舞”贴敷中脘穴,具有平肝、顺气、和中之作用。和法,还具有调理中焦,降逆和胃之功用。
上列七法,临证可单用,亦可兼用。盖一法之中,七法备焉,七法之中,百法备焉。病变虽多,而法归于一。
详细请扫以下二维码:
微信号:yz1803136
联系电话:13643384205